“聊热入济”南线年采暖季前建成投产北线年底前具备试运行条件
2月10日下午,济南市召开“聚力项目提升 开创强省会建设新局面”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的首场发布会,记者从会上获悉,2025年,市发展改革委将坚持“四抓四提升”,项目化、清单化、工程化扎实推进重点项目建设和发展改革各项工作,全力完成“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为实现“十五五”良好开局打下坚实基础。
强化项目谋划储备。建立市级项目谋划工作推进机制,坚持在产业层面找方向、在行业层面找优势、在企业层面找“龙头”,找准薄弱环节和行业龙头,“老树发新芽”和“无中生有”并重,精准谋划实施一批延链补链强链项目。
强化项目推进服务。优化项目服务推进机制,加强全链条服务、全要素保障、全周期管理,打造专业服务团队,持续完善“线上+线下”项目全生命周期推进服务体系。持续用好问题分类处置、分级解决机制,建立问题台账,明确办理路径,第一时间协调解决项目建设的难点堵点问题,保障重点项目顺利推进。
强化项目实施评价。健全谋划储备项目库、落地实施项目库、在建项目库、后评价项目库“四库联通”体系。按照“应通尽通、应接尽接、应用尽用”原则,推动项目全生命周期推进服务系统与各部门业务系统互联互通,提升系统数据抓取分析能力。探索建立中央预算内投资计划审计检查机制,扎实开展项目后评价。
推动钢铁和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深化与宝武战略合作,将莱芜钢城打造为全省绿色智慧钢铁产业集聚区和精品钢深加工产业基地。围绕比亚迪、重汽、弗迪电池等龙头企业,定向招引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做大新能源汽车产业规模。
积极发展空天信息产业。加快推动空天信息重点项目建设,打造星箭智造、航空器制造、空天应用等特色产业集群,聚焦重点、精准招商,吸引大院大所、头部企业来济布局发展。推动空天信息大学筹建,壮大空天产业基金群。编制全市低空经济发展规划,强化低空经济发展法治保障,推动全市低空经济健康有序发展。
大力发展未来产业。以济南高新区、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为核心,谋划招引人工智能、量子科技、低空经济等未来产业项目和企业,加快建设中新济南未来产业城、山东未来产业园等重大载体,创建未来产业先导区。大力推进国家级信息技术服务产业集群和已获批的省级新兴(未来)产业集群建设。
推进济南都市圈互联互通。以济南都市圈为核心,通过济青发展轴带外延辐射,完善综合交通网络布局,开展生态共保联治,推进公共服务便利共享,促进资源高效流动。争取济南(莱芜)至临沂、德州至商河铁路、滨州(东营)至淄博至莱芜铁路、聊城至泰安至莱芜至京沪二通道铁路纳入国家相关规划。
推动城乡区域融合发展。持续推进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建设,指导长清、章丘、莱芜、济阳、商河等5个区县加快实施城镇化水平提升行动,积极争创国家试点。指导商河县开展“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省级试点”工作。研究优化区县结对共促相关工作,扎实推进区县协同招商、产业梯度转移、科技成果转化。
切实增强能源保障。加快能源重点项目建设,确保“聊热入济”南线年采暖季前建成投产、北线年底前具备试运行条件,长清2×66万千瓦先进燃煤机组及配套工程年底前建成投用。有序推进整县(区)屋顶分布式光伏规模化开发,全市可再生能源装机规模力争达到510万千瓦。创新探索起步区综合智慧能源试点,继续推进供电“一户一表”改造。持续完善充电基础设施体系,推动居住区、办公区充电运营商“零阻碍”入场,建立充电运营商“白名单”机制,加快“目的地”充电基础设施建设。
抓项目就是抓发展,谋项目就是谋未来。市发展改革委将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紧迫感,“干事创业、执政为民”的使命感,把“规划图”变成“施工图”,把“时间表”变成“成绩单”,以项目建设的丰硕成果,助力开创强省会建设新局面。
上一篇:定于2025年3月份在北京市举办“《住建部加强建设工程企业资质审批管理》深度解析暨资质新政策’后企业未来的发展规划、申报、业绩录入技巧实操”培训。 下一篇:抢夺代建商场龙湖龙智造背面的“飞轮暗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