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问题
首页 > 公司新闻 > 常见问题 常见问题

第九届中国微流控高端学术论坛暨第二届微流控产业论坛胜利召开

来源:a8直播免费    发布时间:2025-02-10 00:46:46  点击量:【1】次 

  本次论坛共有40余家企业赞助和参展,吸引了350余位微流控芯片研究学者、生物医学领域微流控应用专家、微流控产业界与投资界人士参会交流。

  9月3-4日,由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和中国生物检测监测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共同主办,青岛星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浙江扬清芯片技术有限公司联合承办,仪器信息网、杭州湾信息港、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分析测试中心协办的“第九届中国微流控高端学术论坛暨第二届国际微流控产业论坛”,在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胜利召开、圆满闭幕。

  本次论坛共有40余家企业赞助和参展,吸引了350余位微流控芯片研究学者、生物医学领域微流控应用专家、微流控产业界与投资界人士参会交流。

  9月3日上午,第九届中国微流控高端学术论坛暨第二届国际微流控产业论坛在各位嘉宾的殷切期盼中拉开帷幕,大会执行主席叶嘉明博士主持了开幕式。

  召开表示祝贺,向各位专家和参会嘉宾致以诚挚的问候和热烈的欢迎。汪新来指出,萧山区是创新创业之热土,政府对微流控技术的发展格外的重视,欢迎各位专家、学子来萧山创业。汪新来还重点提到“霆科生物”为微流控技术在萧山区产业落地与发展的典型代表。汪新来表示,微流控技术的发展对生物健康领域起到很重要的作用,从学术走向产业化的过程中,要一直仰望星空、登高望远。微流控大会在萧山召开,意义深远,希望能够通过高端学术论坛,建立技术交流和产业合作的桥梁和纽带,全面推动微流控技术的发展,起到助力国家和地方的经济发展,并为各行各业生产出高的附加价值的产品。组委会特别邀请到国内微流控芯片领域顶尖专家和企业家50余位,针对微流控各项前沿科研技术探讨研究成果和产业化发展进行分享。以下摘取部分专家的报告内容以飨未能与会读者。

  内容摘要:细胞是组成生物结构的基本单位,同时细胞研究是生命科学的基础。近年来,单细胞分析慢慢的变成为一个热门的研究领域,它可以揭示在形态、功能、组成和遗传特性上看似相同的细胞的异质性。林金明教授介绍了通过将微流控平台与质谱进行联用,构建了微流控芯片质谱联用单细胞分析装置,实现了单细胞样本预处理和在线检测的同时进行,分析了细胞系内单细胞的磷脂表达异质性,研究了实际人体肿瘤细胞与细胞系之间的差异,并且初步实现了单细胞的鉴定与分类。研究成果在临床细胞鉴定和癌症诊断方面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内容摘要:微流控是MEMS应用的一个重要领域,其特点是通过MEMS技术对微量液体在微米级乃至纳米级的通道中进行精确定量控制及操作。智能微流控是集成CMOS控制电路及微流控MEMS于一体,通过整晶园工艺制备而成的新一代微流控器件。与传统的微流控相比,智能微流控实现了液体的数字化,可以使生物医疗分析设备微型化、集成化和自动化,在生物医疗及药物研发领域具有巨大的发展的潜在能力和广泛的应用前景。关一民教授对智能微流体的产品形态做了详细阐述,并对智能微流体的应用领域及市场进行了深入的分析。

  单细胞拉曼光谱具有免培养、非标记、无损、快速、测量代谢表型组、可与单细胞测序或培养对接等特色。基于单细胞拉曼光谱,高通量流式拉曼分选仪(FlowRACS®)不需分离培养、在单个细胞或细胞器精度,直接鉴定细胞种类与来源,并高通量地测量与分选一系列代谢表型组(底物代谢、物质合成、代谢物相互转化网络、环境应激、物种间互作等)及其细胞间的异质性。徐健研究员讲解了pDEP-RACS技术,在高速液流中,基于介电迟滞原理来精确地捕获细胞,进而采集并在线分析单细胞拉曼信号,以此来实现了高通量、自动化、高度保持细胞活性的单细胞代谢表型组表征与目标单细胞分选(及微液滴导出)。

  内容摘要:杨朝勇教授讲解了其课题组发展了核酸适体筛选新方法,获得了高效识别外泌体膜蛋白的核酸适体序列;开发了基于流动多孔界面的外泌体分析芯片,实现了外泌体的高效分离与高灵敏芯片分析;发展了基于核酸适体和DNA逻辑运算的外泌体智能检测探针,通过核酸适体邻位簇集反应以及蛋白质生物正交标记,实现了肿瘤来源外泌体的PD-L1蛋白以及PD-L1的糖基化水平的高灵敏高精准定量分析。研究结果不仅证明了外泌体在癌症早期诊断以及治疗预后中发挥重要的作用,也为进一步研究外泌体在疾病进展中的生物功能和作用机制提供了可靠的分析工具。

  内容摘要:俞燕蕾教授介绍了构建全光控微流体芯片不仅是管通道的简单合并,其核心问题在于如何将光致拉普斯压差原理应用于微流控芯片中,在同一器件实现液体的定向运输、融合分离和快速混匀。在研究中,俞燕蕾教授团队设计并制备了一款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完成全光控液体运输、融合、分离和搅拌的光流控芯片,并且验证了光控微流体芯片在无机物检测、有机催化以及生物分析中的应用,初步证明了该芯片在集成实验室操作方面的可行性。

  报告题目:《感染性疾病诊断的创新POCT技术与现场快检系统开发与应用》

  内容摘要:由病原微生物引起的各类感染性疾病及突发传染病仍然是对人类健康和当今世界公共卫生安全的重大威胁。邢婉丽教授主要介绍了清华大学与博奥生物针对常见致病微生物的核酸检验测试而联合创新开发的先进的技术和产品,包括微阵列芯片平台技术、微流控碟式芯片平台技术、全集成微流控芯片平台技术等。

  内容摘要:器官芯片是近年来出现的新的研究方向。其主要目标是要在芯片上模拟生物体的环境进行细胞、组织和器官的培养,研究并控制细胞在体外培养过程中的生物学行为,以此来实现能够模拟生物体环境的以及药物评价等。在各类器官芯片的研究中,构建具有生物学功能的心脏、肝脏芯片对药物评估具备极其重大意义。赵远锦教授团队在近几年中对生物医用材料结构和功能的关系进行了深入设计,并利用微流控技术制备获得了一系列结构功能特异的生物材料,解决器官芯片构建所面临的瓶颈问题。

  内容摘要:SODA系统利用吸-点-移三个基元操作的灵活组合,可自动完成对超微量(pL-nL)液滴的多步复杂操控,包括液滴的生成、融合、分裂、定位、迁移和分选等,进而完成微流控分析和筛选当中所需的各类操作,如微量样品的前处理、加入试剂进行化学或生物反应、微量样品进样,或细胞的接种、培养、药物刺激、染色、迁移、分选等。方群教授介绍了与文献中普遍的使用的流体动力、电渗流、微泵微阀、离心力、数字微流控等方法相比,SODA提供了一种不同的微流体操控方法,具有微量自动、操控灵活、通用性强和应用面广的特点,尤其适合在超微量样品和试剂消耗下开展多种类、大规模的分析和筛选,以及进行复杂、多步骤的微量样品处理和分析。

  9月4日上午,28位微流控研发与应用专家、主流微流控技术企业研发负责人分别以“器官芯片”、

  专题做了精彩的交流分享,在座的嘉宾都十分投入、反响热烈。两天论坛期间,还有30多家微流控代表企业携最新产品参展交流,参会人员在每个展位,纷纷与企业展台的工作人员深入交流微流控产品与技术平台。

  9月4日下午,第二届微流控产业论坛正式拉开序幕。来自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实验诊断中心的

  教授,首先为大家做了《生命全周期健康评价与微流控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期待》的特邀报告。康熙雄教授提出:检测技术已进入单细胞分析、但分子分析的飞克级时代。微流控技术在其原材料的进步、工艺能力的提升和设计理念的创新,使其更适合于在多场景下检测和使用更少量样品的技术方面的要求。不仅适合健康动态评价体系的建立,也适合在临床样品的分析和更广泛的基层医疗机构的现场简易快速检测的需求。而这一技术的发展有助于更多人体健康标记物信息采集和形成健康动态全息,塑造数字健康生命孪生体提供更多动态预测医学相关的生命信息。

  接下来,来自北京博晖创新生物技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北京保利微芯科技有限公司、北京百康芯生物科学技术有限公司、上海速创诊断产品有限公司、深圳市合川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市博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深圳摩方新材科技有限公司、无锡源清天木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北京达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墨卓生物科技(浙江)有限公司等10位微流控企业代表的产业化报告分享进一步把产业论坛推向了高潮,获得参会代表的热烈反响。

  产业论坛增设圆桌讨论环节——谈点“芯”事,圆桌讨论由霆科生物董事长叶嘉明博士主持,特别邀请嘉宾有:上海微技术工研院关一民博士、北京博晖创新生物技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试剂研发总监傅成波博士、北京保利微芯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吴大林先生、清华校友总会生命科学与医疗健康专委会秘书长余永平老师、北极光创投高级投资经理陈礼畿博士,大家分别围绕微流控技术与产业化前景、跨行业研究经验、微流控创新创业、资本视角下的微流控技术与市场等议题展开了深入和充分交流。

  最高资助1500万元!超越传统的电池体系重大研究计划2025年度项目指南发布

  晶泰科技与韩国制药企业JW Pharmaceutical 签署合作协议

  国务院印发《关于逐步加强商品过度包装治理的通知》 引导药企优化药品包装规格

  拜登签署启动「生物技术和生物制造计划」,美高官:为合成生物等技术扩展制造基地



上一篇:0元续诊治病只需挂一次号!记者带你体会福州就医新行动 下一篇:到底什么叫中产怎么样来判断自己是不是中产
扫一扫关注我们
版权所有©2016 a8直播免费 保留所有权利
备案号: 辽ICP备08001001号

辽公网安备 21021102000627号

联系我们
CONTACT US

全国免费服务热线:400-666-0248
  传真:400-666-0248
地址:大连市沙河口区滨海西路5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