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乐县绩效管理工作严格按照“全方面实施绩效管理要求”,实施“全方位、全过程、全覆盖”的预算绩效管理体系,以当好党委政府的“服务员”为前提,积极探索建立“1234”工作思路,切实管好“钱袋子”,习惯政府过“紧日子”,群众过“好日子”,为康乐县经济社会高水平质量的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康乐县紧盯绩效管理这一目标,从组织保障、制度建设、宣传培训等方面积极地推进绩效管理工作,提高了绩效编审能力,锤炼了人才队伍,使绩效管理上台阶、提水平。
高度重视建机构。为切实加强对绩效工作的组织管理,康乐县成立了以政府分管领导为组长的绩效管理领导小组,组建了绩效评价股和投资项目评审中心,构建了全方位的预算绩效管理体系,提高了预算绩效管理能力,为绩效管理工作提供了组织保障。
建章立制强管理。为了使绩效管理工作有章可依、有章可循,制定印发《康乐县预算绩效管理办法》《康乐县部门预算项目事前绩效评估管理办法》等6个办法和规程,规范了事前绩效评估、绩效目标审核、绩效监控和评价程序;针对绩效管理中面临的问题,召开会议6次,专题研究绩效管理工作,逐步优化了事前绩效评估和绩效目标审核流程,细化量化资金用途,使资金安排更精准、更可靠,把“要钱不随意,花钱讲效益”的绩效管理意识逐渐深入到各预算部门单位,使部门扭转了从“向我要绩效”到“我要有绩效”的思想观念,进一步提升了资金使用效率。
强化培训提能力。积极组织并且开展预算绩效管理系统性学习培训,举办全县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绩效管理项目管理人员和财务负责人参加预算绩效管理培训班一期350余人,积极宣传预算绩效管理的成功经验和典型做法,营造“讲绩效、重绩效、用绩效”的社会氛围;通过“边审核、边培训、边提升”的方式,通过对项目单位分管负责人和项目管理人员进行面对面交流培训,提高了项目实施单位绩效管理能力,倒逼项目单位提升对项目管理能力,把有限的资金用在刀刃上。
绩效评价是资金监管的重要抓手,康乐县按照“谁使用资金、谁负责绩效”原则,突出使用成效,强化责任落实,提高资金效益。
一是建立内部编审机制。积极组建事前绩效评估和绩效目标管理、绩效监控、绩效自评两个工作专班,抽调精兵强将对县级财力和转移支付(二次分配)、追加预算及上级下达转移支付资金等重点进行绩效管控。
二是建立联动评审机制。采取“财政+部门+第三方机构”评价机制,2024年组织全县所有预算单位对整体支出和项目支出开展绩效自评,财政支出资金自评率100%;聘请第三方专业机构对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补助、城区生活垃圾污水处理厂托管运营费项目等7个重点热点项目和卫生健康局、市场监督管理局等5个部门开展财政重点绩效评价,对康丰乡、上湾乡等5个乡镇开展下级政府综合运行绩效评价。
从事前绩效评估入手,严把三个关口,从严审核、从快支付,通过开展查阅资料、现场查看、调查走访等举措,持续加强资金绩效监督管理力度,确保资金使用安全、合规、高效。
严把入口关。扎紧事前评估关口,对新出台重大政策、项目实施绩效评估,从严把控项目库“准入关”,防范项目实施“先斩后奏”,督促预算部门加强事前评估论证,提高预算编制科学性、精准性。
严把审核关。完善政府投资项目监督管理机制,坚持“三必审”,凡是预算追加的资金必审、二次分配的资金必审、政府投资项目必审,2024年完成各类评审项目21个,送审金额3240万元,审定金额2864万元,节约财政资金376万元,综合审减率11.61%,有效节约了财政资金,确保资金的安全运行,使资金发挥最大效益,减少资金的闲置浪费。
严把应用关。为了使绩效管理“长牙、带电、生效”,加大评价结果成果运用,绩效评价结果作为下一年度部门预算编制、审核和调整的重要依据,对绩效评价结果为“优、良”以上的项目优先保障,对绩效“差”的督促改进,对交叉重复、碎片化的予以调整,对低效无效资金一律削减或取消,对长期沉淀的资金一律收回并按照有关法律法规统筹用于亟需支持的领域。在编制2025年度预算中对资金使用效益差、资金管理低效的单位做了经费压减,提高了财政资金效益,统筹用于化解隐形债务风险。
积极探索建立了预算股、绩效股、国库股及对口的资金管理股室和业务股室参与的“3+N”联审模式,为绩效管理工作积累经验。
加强事前绩效评估能力。通过开座谈会、查阅资料、现场勘验、调查问卷等形式针对乡村振兴补助资金、政府专项债券项目、预算追加和二次分配资金开展事前绩效评估,对项目必要性、可行性、经济性做多元化的分析研究、论证评估,通过评估对资金进行统筹整合,集中财力办大事,避免资金“撒胡椒面”;对不符合资金管理办法的要求资金使用单位重新安排;2024年开展衔接资金300万元以上事情绩效评估20个,资金1.12亿元,有效提升了资金分配的合理性,遏制年底资金的沉淀。
严格绩效目标管理能力。绩效目标是预算执行、绩效监控、绩效评价的基础依据。坚持“谁申请资金,谁设置目标”原则,依据项目单位绩效目标申报表对照可研报告、实施方案、资金计划等印证资料做审核,对申报的产出、效益等一级指标和数量、质量、时效等二级指标从规范性、合理性、完整性等方面做全面复审,对于“优”的项目纳入项目库管理,“良”的项目修改完善后纳入项目库管理,审核为“中差”的项目退回重新上报。未按要求设定绩效目标或审核未通过的不安排预算。2024年审核预算绩效目标3740个49.2亿元,规范了预算绩效目标申报工作,提高了资金使用的联动性,为事中绩效目标监控和事后自评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提高绩效目标监控能力。按照“谁支出、谁负责”的原则,事中绩效管理专班组织专人通过在线监控、查阅资料、现场督导和走访调查方式对预算执行情况和绩效目标实现情况做监控。在监控中对项目实施进展缓慢的项目下发督办函督促单位加快项目进度;对于绩效监控中发现严重问题的,如预算执行与绩效目标偏离较大、已经或预计造成重大损失浪费或风险等情况,暂停项目实施,相应按照有关程序调减预算并停止拨付资金,及时纠偏止损;对因政策变化、突发事件等客观因素导致预算执行进度缓慢或预计没办法实现绩效目标的,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及时按程序调减预算,并同步调整绩效目标,如调整衔接资金和东西协作资金各1次。
强化资金绩效自评能力。组织预算单位对本单位整体绩效和项目绩效开展自评,一级预算单位对下属单位开展重点评价,从资金管理上进行内控约束,财政部门对全县单位和项目开展重点绩效监督评价,必要时聘请第三方进行评价。对预算执行率偏低、绩效自评等级为“中”“差”的项目,要求预算单位单独说明原因,提出整改措施;对未按要求开展单位自评、未按时报送自评结果、自评结果与真实的情况出入较大的项目予以通报,并将自评抽查复核结果纳入年底预算绩效管理工作考核范围。通过问题整改进一步提升单位对绩效管理的重视程度,堵塞漏洞,确保资金安全可靠运行。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照法律来追究其有关规定法律责任。
3.每日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接着使用上述相关联的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
甘肃新媒体集团法律顾问:甘肃锐城律师事务所 陈灿律师; 甘肃每日传媒网络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法律顾问:甘肃荣庆律师事务所 吴天英律师
上一篇:助力中国与东盟合作结出更多硕果(侨界关注) 下一篇:青岛市树立完好项目开销预算评定准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