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展示
首页 > 产品展示 预见2024:《2024年中国汽车后市场行业全景图谱》(附市场现状、竞争格局和发展的新趋势等)
来源:a8直播免费    发布时间:2025-02-10 00:47:58
详细介绍

  中国汽车后市场行业市场规模;中国汽车驾驶人数及私人汽车拥有量;中国汽车租赁行业市场规模

  汽车后市场是指汽车从售出到报废的过程中,围绕汽车售后使用环节中各种后继需要和服务而产生的一系列交易活动的总称。

  汽车后市场行业最早可分为汽保行业、汽车金融行业、汽车养护行业、汽车维修及配件行业、二手车及汽车租赁行业。由于汽保行业和汽车养护行业在服务内容方面存在着交叉,没有严格的划分界限,且汽车维修及配件行业的经营事物的规模也有向汽车养护拓展的趋势,故三者合并至汽车养护与维修行业。同时,随着新能源汽车发展,新能源汽车充换电基础设施也被列入汽车后市场行业。

  当前,我国的汽车后市场大体上可分为汽车租赁、汽车用品、汽车养护与维修、汽车金融、报废汽车回收、新能源汽车充换电基础设施等几类。

  目前,我国汽车后市场行业产业链较为成熟,上业为汽车消费市场,包括汽车生产和汽车销售,汽车生产通常分为乘用车和商用车,汽车销售包括经销商、整车厂、分销中心、区域代理等;中游包括汽车租赁、汽车用品、汽车养护与维修、汽车金融、报废汽车回收和新能源汽车充换电基础设施;下游主要为广大购买的人,即车主。

  从企业来看,上游主要由汽车制造商和汽车销售厂商共同组成,比亚迪、蔚来、上汽、宇通客车等为代表性汽车制造商,中升集团、利星行汽车、广汇汽车服务等为代表性汽车销售厂商。

  在中游汽车后市场企业中,汽车租赁企业有一嗨租车神州租车等;汽车用品企业有德联集团、酷斯特等;汽车养护与维修企业有途虎养车、天猫养车等;汽车金融企业有上汽通用汽车金融和大众汽车金融等;报废汽车回收企业包括天奇股份格林美等;新能源汽车充换电基础设施代表性企业有星星充电。

  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汽车产业的发展较晚,汽车后市场从形成到发展大体上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起步期、快速地发展期、成长期和创新期。汽车美容、养护业在中国兴起于20世纪90年代。随着轿车拥有量特别是私家车拥有量的增加,汽车美容、养护业开始被有车族所熟知,“七分养,三分修”,以养代修的爱车新理念逐步被广大有车族所接受。

  目前,我国汽车后市场正处于“互联网+”高水平质量的发展阶段,结合电子商务平台方便快捷,获客渠道较多等特点,汽车后市场互联网+平台逐渐涌出,资本也对互联网+汽车后市场行业青睐有加,市场正处于激烈竞争时期。

  近年来,政府各部门发布了一系列的政策法规以推动国内汽车后市场行业健康、快速地发展。未来,随着新能源汽车逐渐取代传统燃油车,汽车后市场政策将适应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发展。

  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2020-2023年,我国持有汽车驾驶证人数与私人汽车拥有量之间的匹配缺口在逐步扩大,表明我国有证无车人群规模扩张,这部分有证无车人群将是汽车租赁市场的主要潜在用户群体。截至2024年上半年,中国汽车保有量为3.45亿辆,持有汽车驾驶证人数为4.96亿人,有证无车人群数量达1.51亿人,持续带动汽车租赁市场需求增长。

  根据天猫汽车官方发布的《天猫2022汽车用品行业洞察报告》,我国汽车用品市场有九大消费场景:新车必备、舒适驾乘、智能驾驶、贴膜改装、带娃出行、户外车生活、爱车清洗、新能源专属、爱车防护。从消费升级角度来看,贴膜改装和户外车生活场景件单价增速最高,消费升级明显;从发展的潜在能力角度来看,新能源专属场景消费规模增速最高,潜力巨大。

  当前,我国汽车用品行业囊括范围较广,竞争较为激烈。根据德勤发布的《2019中国汽车后市场白皮书》,多个方面数据显示2018年我国汽车用品市场规模为7200亿元。参考每年汽车保有量增速,初步估算得到2023年我国汽车用品市场规模突破100亿元。

  3、汽车养护与维修行业小规模路边店为主要渠道

  由于我国汽车养护与维修市场起步晚且成熟度低,各类传统渠道目前均存在很明显短板,无法全面实现用户多元化的需求。目前中国汽车维保市场的渠道形态主要由主机厂授权渠道及独立后市场渠道组成,其独立后市场渠道多为小规模路边店,大型维修厂及品牌化连锁店虽在快速地发展但目前仍是少数派。

  4、汽车金融行业机动车金融业务向存量市场过渡

  2004年8月3日,国内第一家汽车金融公司上海通用汽车金融有限责任公司经过中国银保监会批准正式开业,自此之后,包括丰田、通用、福特、大众、沃尔沃等汽车厂商均在华建立了汽车金融公司。从汽车金融公司数量变化来看,截至2023年末,国内共25家汽车金融公司,从2016年开始,汽车金融公司数停止增长。

  根据中银协报告,2023年全国25家汽车金融企业资产规模达9648.18亿元,同比略有下滑。

  5、报废汽车回收行业全国报废汽车回收量在500万辆左右

  目前我国汽车保有量及报废量规模较大。根据中国物资再生协会发布的《中国再生资源回收行业发展报告(2024)》,2023年全国报废机动车回收数量约为516万辆,相对于2022年回收量399.1万辆,同比增长了29.3%。折合重量约为1060万吨,同比增长29.2%。

  6、新能源汽车充换电基础设施行业全国充电桩数量超越1200万台

  根据中国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促进联盟发布数据,2015-2023年,我国电动汽车充电桩建设规模逐步扩大。截止2024年11月,全国充电基础设施累计数量为1235.2万台,同比增加50%。

  前瞻对全国汽车后市场行业细分市场规模进行详细测算后,汇总得到现阶段我国整体市场规模情况。从测算数据分析来看,2016-2023年,随着汽车市场的发展成熟,我国汽车后市场规模也呈现逐年上升趋势,初步统计2023年我国汽车后市场规模接近6万亿元。

  区域汽车后市场需求情况与当地汽车保有量紧密关联。因此在进行汽车后市场区域分析时,各地民用汽车保有量数据能某些特定的程度体现不一样的地区汽车后市场需求情况。

  根据公安部数据,截至2024年6月底,全国有96个城市的汽车保有量超过100万辆,同比增加8个城市。其中,43个城市汽车保有量超过200万辆。其中,成都、北京、重庆汽车保有量超过600万辆,位居领先地位。

  目前,我国汽车后市场主要有五大经营模式:汽车4S店、传统大中型维修厂、汽车维修路边店、汽车专项服务店、品牌快修美容装饰连锁店。上述经营模式在面积大小、设备投资、人员素质、地点便利性、服务的品质、服务时间和收费标准等方面各有千秋,短期可以共存。但随市场的发展变化,逐步升级发展的汽车4S站和国际知名的品牌快修保养美容连锁店将成为两大主要经营模式。

  从政策支撑来看,近年来国家陆续对新能源汽车充换电基础设施、汽车维修、汽车用品等细致划分领域出台了一系列有关政策,为我国汽车后市场规范化发展奠定了基础,预计会对我国汽车后市场发展带来较大利好。前瞻预计2029年我国汽车后市场规模或将接近8.8万亿,近五年复合增长率为6.25%。

  未来,汽车行业将进入电气化时代,新能源汽车的发展为更多的新兴后市场玩家提供了破局思路。同时,新能源汽车售后服务的滞后并不能适应新能源汽车的急速发展要求。无论是人才需求、技术路线、产品结构、运营模式上,还是在检测维修、维护保养、服务设施、设备工具等方面,新能源汽车后市场服务均有待完善。

  更多本行业研究分析详见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汽车后市场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同时前瞻产业研究院还提供产业新赛道研究投资可行性研究产业规划园区规划产业招商产业图谱产业大数据智慧招商系统行业地位证明IPO咨询/募投可研专精特新小巨人申报十五五规划等解决方案。如需转载引用本篇文章的主要内容,请注明资料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

  更多深度行业分析尽在【前瞻经济学人APP】,还可以与500+经济学家/资深行业研究员交流互动。更多企业数据、企业资讯、企业未来的发展情况尽在【企查猫APP】,性价比最高功能最全的企业查询平台。

  本报告前瞻性、适时性地对汽车后市场行业的发展背景、供需情况、市场规模、竞争格局等行业现在的状况进行分析,并结合多年来汽车后市场行业发展轨迹及实践经验,对汽车后市场行...

  如在招股说明书、公司年度报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数据,请联系前瞻产业研究院,联系方式:。

  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产业咨询领导者,专业提供产业规划、产业申报、产业升级转型、产业园区规划、可行性报告等领域解决方案,扫一扫关注。

  预见2024:《2024年中国汽车后市场行业全景图谱》(附市场规模、竞争格局和发展前途等)

  重磅!2024年中国及31省市汽车后市场行业政策汇总及解读(全) 明确了汽车后市场发展的总体目标和主要任务

  2024年美国汽车后市场现状及发展的新趋势分析 龙头企业行业地位日趋稳固【组图】

  【汽车后市场】行业市场规模:2024年中国汽车后市场行业市场规模将达到6.4万亿元 传统汽车市场占比超85%

  【新能源汽车后市场】行业市场规模:2024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后市场行业市场规模将达到12153亿元 新能源汽车金融市场占比超75%

  【投资视角】启示2024:中国汽车后市场行业投融资及兼并重组分析(附投融资汇总、产业园区和兼并重组等)



上一篇:银行贷款可行性研究报告撰写指南:从痛点到解决方案 下一篇:新集能源深度分析:市盈率与行业前景的博弈
扫一扫关注我们
版权所有©2016 a8直播免费 保留所有权利
备案号: 辽ICP备08001001号

辽公网安备 21021102000627号

联系我们
CONTACT US

全国免费服务热线:400-666-0248
  传真:400-666-0248
地址:大连市沙河口区滨海西路5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