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阳光明媚的平潭岛上,有一家名为平潭维海水产养殖有限公司的企业,正走在绿色经济的前列,助力海洋产业转型升级。3月19日,负责人周义明兴奋地向记者表示:“凭借这个绿色食品标志,我们的鲍鱼订单不断涌来,远在上海的客户也马上就要来临签约。”
平潭维海水产养殖有限公司的鲍鱼养殖基地坐落在平潭裕藩村附近的海域。这里独特的海洋环境,为鲍鱼的生长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周义明兴致勃勃地说:“我们这片海域海水盐度和温度适中,水质清澈透明,为鲍鱼的成长提供了理想的环境。”
获得绿色食品认证,除了优越的自然环境,良好的养殖管理也必不可少。在这一过程中,平潭的海水经过国家权威检测,证实其符合绿色食品养殖标准,养殖环境也得到专家团队的高度认可。
“养殖方式的绿色也是我们的一个秘诀。”周义明分享道。如今正值鲍鱼成长的黄金季节,他的养殖基地里,鲍鱼的饲料仅为龙须菜和海带。周义明强调:“鲍鱼壳的颜色可以直观反映出鲍鱼的饲料成分,以海带饲料养殖的鲍鱼壳是绿色的,而用龙须菜的则是褐色的。我们的鲍鱼,只要呈现出这两种纯天然的颜色,就说明它们生长得很健康。”这不仅是对鲍鱼生态养殖的自信,更是对产品质量的绝对把控。
绿色养殖方式的背后,科技是不可或缺的推动力量。作为省级科技特派员的陈世斌多次向维海水产公司提供技术指导,推广绿色养殖模式。他表示:“不单单是鲍鱼,所有的养殖产业都应该都应该向生态化、绿色化的方向发展。”
获得“绿招牌”后的鲍鱼,市场反应热烈。与平潭鲍鱼丸研发和销售的王波表示,“得知这一条消息后,我们马上决定增加采购量。有了绿色认证,鲍鱼原材料得到了保障,产品的质量自然也会更高,市场反响更好。”
如今,周义明专门接到来自上海的批量采购订单,手上的即将上市的鲍鱼也被提前订购一空,他满面喜色表示:“这个‘绿招牌’给我们大家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信心与动力!”对于未来,他信心满满。“我们会引导更多平潭鲍鱼生产公司进行绿色食品认证,推动平潭海产品产业的高水平发展。”
平潭综合实验区农业农村局的副科长潘家宝强调,绿色食品认证的推广不仅是提升平潭鲍鱼的市场竞争力,更是秉承能够对大自然负责、对消费的人负责的理念。抬头遥望星辰大海,低头享受“绿色鲍鱼”,这一过程的背后展现着深远的生态思维。
实际上,平潭在推动绿色经济方面早已先行一步。近几年来,平潭大力推进海洋生态保护、修复与环境治理,充分挖掘生态资源的优势,致力于打造“零碳国际旅游岛”,并探索“海上风电+海洋牧场”的创新发展模式。
根据多个方面数据显示,2023年,平潭全区近岸海域的水质国控点位优良面积比例达到94.6%,国省控点位优良面积比例达到96.3%,在福建省名列前茅。预计到2024年,近岸海域水质优良面积比例将高达99.8%,真正的完成了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双赢。
为了逐步推动绿色经济,平潭不仅在生态保护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还积极组织各类体育赛事,如赛车、风筝冲浪、棒垒球、沙滩运动、自行车等活动。这些赛事吸引了众多专业选手和观众,形成了丰富的文化旅游活动,构成平潭生态与经济共赢的良好局面。
总之,在平潭,绿色鲍鱼不仅是一道美味,更是对于大自然的尊重和负责,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与可持续发展的一个生动体现。正如周义明所说:“我们期待未来更多的绿色标志,推动更多的生产企业向绿色发展迈进,共同打造海洋经济的新未来。”返回搜狐,查看更加多
上一篇:买卖心思剖析——简介 下一篇:《剑网3》谢渊列传书本内容详解